正辅既见和,复次前韵,慰鼓盆,劝学佛
[宋代]:苏轼
稚川真长生,少从郑公游。孝章偶不死,免为文举忧。
馀龄会有适,独往岂相攸。由来警露鹤,不羡撮蚤鹠。
愿加视后鞭,同驾躅空辀。宁餐堕齿堇,勿忆齐眉羞。
何时遂纵壑,归路同首丘。东冈松柏老,西岭橘柚秋。
著意寻弥明,长颈高结喉。无心逐定远,燕颔飞虎头。
君方卒功名,一泛范蠡舟。我亦沾霈渥,渐解钟仪囚。
宁须张子房,万户自择留。犹胜嵇叔夜,孤愤甘长幽。
南窗可寄傲,北山早归耰。此语君勿疑,老彭跨商周。
稚川真長生,少從鄭公遊。孝章偶不死,免為文舉憂。
馀齡會有适,獨往豈相攸。由來警露鶴,不羨撮蚤鹠。
願加視後鞭,同駕躅空辀。甯餐堕齒堇,勿憶齊眉羞。
何時遂縱壑,歸路同首丘。東岡松柏老,西嶺橘柚秋。
著意尋彌明,長頸高結喉。無心逐定遠,燕颔飛虎頭。
君方卒功名,一泛範蠡舟。我亦沾霈渥,漸解鐘儀囚。
甯須張子房,萬戶自擇留。猶勝嵇叔夜,孤憤甘長幽。
南窗可寄傲,北山早歸耰。此語君勿疑,老彭跨商周。
唐代·苏轼的简介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...〔
► 苏轼的诗(2851篇) 〕
宋代:
赵蕃
我住东郊祇树园,无人肯顾席为门。多君用意非流俗,忙里偷閒每见存。
我住東郊祇樹園,無人肯顧席為門。多君用意非流俗,忙裡偷閒每見存。
明代:
王弘诲
径转疑无路,溪迷别有槎。乱山一鸟道,深树几人家。
旅食随田舍,村醪趁野花。舆图穷岛屿,黎庶遍桑麻。
徑轉疑無路,溪迷别有槎。亂山一鳥道,深樹幾人家。
旅食随田舍,村醪趁野花。輿圖窮島嶼,黎庶遍桑麻。
明代:
于慎行
诸生祖帐拥离颜,云际飞凫不可攀。万里天悬琼岛月,三秋人住谷城山。
梅花北岭通闽路,海水南头望汉关。此日鲛人愁正极,因君欲见去珠还。
諸生祖帳擁離顔,雲際飛凫不可攀。萬裡天懸瓊島月,三秋人住谷城山。
梅花北嶺通閩路,海水南頭望漢關。此日鲛人愁正極,因君欲見去珠還。
清代:
周翼椿
仄仄轻寒褪袷衣。清和天气夏来时。雨馀新绿连云暗,风过残红满院飞。
焚百和,理金徽。新词自咏送春归。春驹不识韶华去,犹逐馀香飐粉衣。
仄仄輕寒褪袷衣。清和天氣夏來時。雨馀新綠連雲暗,風過殘紅滿院飛。
焚百和,理金徽。新詞自詠送春歸。春駒不識韶華去,猶逐馀香飐粉衣。
唐代:
张乔
闲倚蒲团向日眠,不能归老岳云边。
旧时僧侣无人在,惟有长松见少年。
閑倚蒲團向日眠,不能歸老嶽雲邊。
舊時僧侶無人在,惟有長松見少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