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诒伊戚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自寻烦恼;自招灾殃。
出处《诗经 小雅 小明》:“心之忧矣,自诒伊戚。”《左传 宣公二年》:“乌呼,我之怀矣,自诒伊戚,其我之谓矣。”
例子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一卷:“昊天寺在幽州,与萧后接壤境界,倘辽人知之,发兵劫驾,岂非自诒伊戚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ì yí yī qī
注音ㄗˋ 一ˊ 一 ㄑ一
繁体自詒伊戚
感情自诒伊戚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自寻烦恼。
近义词自贻伊戚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安内攘外(意思解释)
- 妇人醇酒(意思解释)
- 夜深人静(意思解释)
- 兵无常势(意思解释)
- 临危受命(意思解释)
- 抛砖引玉(意思解释)
- 可想而知(意思解释)
- 目不忍见(意思解释)
-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(意思解释)
- 铺天盖地(意思解释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释)
- 扬威耀武(意思解释)
- 将寡兵微(意思解释)
- 女扮男装(意思解释)
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释)
- 匡谬正俗(意思解释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释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释)
- 举止娴雅(意思解释)
- 手不释书(意思解释)
- 鲜血淋漓(意思解释)
- 公子哥儿(意思解释)
- 横七竖八(意思解释)
- 切树倒根(意思解释)
- 绿林强盗(意思解释)
- 从天而降(意思解释)
- 乐以忘忧(意思解释)
- 满面春风(意思解释)
※ 自诒伊戚的意思解释、自诒伊戚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胡作非为 |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。非为;干坏事。 |
师心自是 | 师心:以心为师。指固执己见,自以为是。 |
沟满壕平 | 形容饱满。 |
空穴来风 | 穴:洞、孔;来:招致。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。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;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。 |
鹤立鸡群 |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。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。 |
铺天盖地 | 铺:把东西散开;盖:笼罩;遮蔽。遮住天;盖住地。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。来势猛烈。也作“遮天盖地”。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暴取豪夺 | 豪:强横。用暴力劫夺。 |
语不惊人 | 语:言语,也指文句。语句平淡,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。 |
雄心壮志 | 伟大的理想;宏伟的志愿。 |
安眉带眼 | 长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。 |
青云直上 | 青云:指青天。直线上升;向高空飞腾直上。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。 |
百步穿杨 | 百步:一百步以外;杨:指杨树的叶子。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。形容射箭技巧娴熟。 |
孝子贤孙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孙。 |
室迩人遥 | 见“室迩人远”。 |
大腹便便 | 便便:肥胖的样子。肚子又大又肥。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。多指腹内空虚而言。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。 |
通俗易懂 |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。 |
举直错枉 | 举:选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错:通“措”,废弃,放弃。枉:弯曲,比喻邪恶之人。起用正直贤良,罢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举直厝枉”、“举直措枉”。 |
唇枪舌剑 | 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 |
闲情逸趣 | 同“闲情逸致”。 |
生知安行 |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规;引申为寻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谈、技艺、事情等离奇;超出寻常。 |
心小志大 | 办事小心,抱负远大。 |
霜露之悲 |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
除恶务本 | 铲除恶势力,必须杜绝根本。 |
迷迷糊糊 |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,使浑浊不清。 |
拔毛连茹 | 比喻互相推荐,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。 |
为所欲为 | 做想要做的事。形容任意而为;想干什么就干什么。为: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