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民休息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与:帮助;休息:修养生息。帮助人民休养生息。
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昭帝纪》:“海内虚耗,户口减半,光知时务之要,轻徭薄赋,与民休息。”
例子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杨行密传》:“行密既并孙儒,乃招合遣散,与民休息,政事宽简,百姓便之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ǔ mín xiū xī
注音ㄩˇ ㄇ一ㄣˊ ㄒ一ㄡ ㄒ一
繁体與民休息
感情与民休息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统治者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死灰复燃(意思解释)
- 浇风薄俗(意思解释)
- 石枯松老(意思解释)
- 颠沛流离(意思解释)
- 犀牛望月(意思解释)
- 穷乡僻壤(意思解释)
- 明知故问(意思解释)
- 暮史朝经(意思解释)
- 销声匿迹(意思解释)
- 蝶粉蜂黄(意思解释)
- 兵荒马乱(意思解释)
- 苦口之药(意思解释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释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释)
- 谠言直声(意思解释)
- 俭以养德(意思解释)
- 妻儿老小(意思解释)
- 公才公望(意思解释)
- 大开方便之门(意思解释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释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释)
- 知往鉴今(意思解释)
- 地丑德齐(意思解释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释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释)
- 出师不利(意思解释)
- 师严道尊(意思解释)
- 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(意思解释)
※ 与民休息的意思解释、与民休息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自暴自弃 | 自己糟蹋自己;自己鄙弃自己。形容不知自爱;甘于落后。暴;糟蹋;弃:鄙弃。 |
二百五 | 指傻头傻脑,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。 |
囊萤映雪 |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,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。后形容刻苦攻读。 |
一夕一朝 | 同“一朝一夕”。 |
绰有余裕 | 形容态度从容,不慌不忙的样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财力足够而有剩余。 |
正身明法 | 端正自身,严明法纪。 |
鸿鹄将至 | 鸿鹄:天鹅。指学习不专心。现表示将有所得。 |
顿挫抑扬 |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、停顿转折,和谐而有节奏。 |
到此为止 | 以这里为界限。 |
酒能乱性 |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,就会淫乱。 |
俭以养德 |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。 |
饭囊酒瓮 |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,不会做事的人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。 |
兴高采烈 | 兴致高;精神饱满。采:精神;烈:强烈;旺盛。 |
国无宁日 | 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 |
心烦意乱 | 心情烦躁;思绪纷乱。形容内心烦闷焦躁。烦:烦躁;意:心绪;心思。 |
遗世绝俗 | 遗世:遗弃世间之事。脱离社会独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来。 |
珠还合浦 |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 |
立竿见影 |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见功效。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形影相随 |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。形容关系密切;永不分离。 |
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|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同“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”。 |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 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 |
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阴阳怪气 | 形容态度怪癖,冷言冷语,不可捉摸。 |
腾声飞实 | 传扬名声与功业。谓使名实俱得传扬。 |
首尾两端 | 两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。 |
慢条斯理 |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;不慌不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