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目共赏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赏:称赞。谁看见了都称赞。
出处清 陈裴之《湘烟小录 瑞兰雪涕拜题》:“云公子人品学问,有目共赏。”
例子朱自清《论雅俗共赏》:“我们想起了‘有目共赏’这句话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ǒu mù gòng shǎng
注音一ㄡˇ ㄇㄨˋ ㄍㄨㄥˋ ㄕㄤˇ
繁体有目共賞
感情有目共赏是中性词。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;指谁看见了都称赞。
近义词交口称赞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安身之处(意思解释)
- 训练有素(意思解释)
- 谨小慎微(意思解释)
- 晕头转向(意思解释)
- 皮开肉绽(意思解释)
- 心直口快(意思解释)
-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(意思解释)
- 今来古往(意思解释)
- 牝鸡司晨(意思解释)
- 遁入空门(意思解释)
- 取而代之(意思解释)
- 识字知书(意思解释)
- 纷乱如麻(意思解释)
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释)
- 视死如归(意思解释)
- 败俗伤风(意思解释)
- 目不斜视(意思解释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释)
- 饭囊酒瓮(意思解释)
- 大开方便之门(意思解释)
- 讨价还价(意思解释)
- 流里流气(意思解释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释)
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释)
- 信口开河(意思解释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释)
- 散言碎语(意思解释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释)
※ 有目共赏的意思解释、有目共赏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浪迹江湖 | 到处漂泊,没有固定的住处。 |
食不充口 | 见“食不餬口”。 |
不辱使命 | 辱:辜负,玷辱。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。 |
草菅人命 | 菅:一种多年生的茅草;泛指野草、杂草。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;随意加以摧残。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;任意残害人命。也作“草菅民命。” |
材轻德薄 | 指才德疏浅。有时用为谦词。 |
空费词说 | 说的话别人不听,等于白说。 |
惊心动魄 |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;使人感受极深;震动极大。后形容令人震惊、感动、紧张之极。 |
神出鬼入 | 出:出现。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。形容出没无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。 |
民不畏死 | 畏:惧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气慨。 |
户告人晓 |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以毒攻毒 | 攻:治。用毒药治病毒。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。 |
婆婆妈妈 | 形容人动作琐细,言语罗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异宝奇珍 | 珍异难得的宝物。 |
礼坏乐缺 |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 |
家破人亡 | 家园被毁;亲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惨遭不幸。 |
牛骥同槽 | 见“牛骥同皁”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专一,反复无常。 |
天网恢恢 |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汲汲顾影 | 惶惶然自顾其影,孤苦失望的样子。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,洋洋得意的样子。 |
呼风唤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 |
荡然无余 | 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。 |
土生土长 | 当地生长的。 |
绝路逢生 |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。 |
古来今往 | 从古代到现代。 |
抗尘走俗 | 形容为了名利,到处奔走钻营。 |
阿娇金屋 | 阿娇: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(馆陶公主又称“长公主”刘嫖)的女儿。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。这里泛指美丽高贵的女子。 |
随俗雅化 |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