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恤入微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同“体贴入微”。
出处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女教》:“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,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,必须明白透澈,体恤入微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tǐ xù rù wēi
注音ㄊ一ˇ ㄒㄨˋ ㄖㄨˋ ㄨㄟ
繁体軆卹入微
感情体恤入微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关心。
近义词体贴入微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畏缩不前(意思解释)
- 来去无踪(意思解释)
- 莫衷一是(意思解释)
- 自怨自艾(意思解释)
- 筋疲力竭(意思解释)
- 自己人(意思解释)
- 照葫芦画瓢(意思解释)
- 源源不断(意思解释)
- 野没遗贤(意思解释)
- 心急如焚(意思解释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释)
- 拔苗助长(意思解释)
- 互通有无(意思解释)
- 秽德垢行(意思解释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释)
- 定国安邦(意思解释)
- 流里流气(意思解释)
- 结缨伏剑(意思解释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释)
- 贤母良妻(意思解释)
- 共为唇齿(意思解释)
- 举止娴雅(意思解释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释)
- 横七竖八(意思解释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释)
- 斗南一人(意思解释)
- 前仆后继(意思解释)
- 超然绝俗(意思解释)
※ 体恤入微的意思解释、体恤入微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度外之人 | 度外:心在计度之外。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。即局外人。 |
死灰复燃 |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。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。复:又。 |
上气不接下气 |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。 |
响答影随 | 如应声和答、形影相随。比喻两者紧密相连。 |
亦复如是 | 复:又,再。也是这样。 |
骨肉离散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 |
正身明法 | 端正自身,严明法纪。 |
二八佳人 | 二八:指十六岁:佳人:美女。十五六岁的美女。 |
奇才异能 | 奇:少见的;异:特别的。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。 |
喜新厌旧 | 厌:厌恶。喜欢新的;厌弃旧的。多指用情不专一。 |
半吊子 | 肤浅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说话随便,举止不沉稳的人。 |
化鸱为凤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 |
刀光剑影 | 刀的闪光;剑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;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。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;干坏事。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。 |
己溺己饥 | 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光前启后 | 犹“光前裕后”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。 |
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,混一天算一天,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。 |
纵横天下 | 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 |
叫苦连天 |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。 |
法不阿贵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讨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。意思是秉公执法;不畏权贵。 |
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 | 征:征战;荡:扫荡。形容转战南北,奋勇杀敌。 |
顾景惭形 |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 |
妙语连珠 | 连珠:串珠;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。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。 |
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 |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万变不离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,其本质或目的不变。 |
黄钟毁弃 | 毁:毁坏;弃:抛弃;黄钟:古乐器;音调最为洪亮。黄钟被毁坏被抛弃。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。 |
圆凿方枘 |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