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屦踵决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纳:穿;屦:鞋;踵:脚后跟;决:破裂。穿上鞋子,破了后跟。形容衣着褴褛。
出处《庄子·让王》:“三日不举火,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缨绝,捉衿而肘见,纳屦而踵决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nà jù zhǒng jué
注音ㄋㄚˋ ㄐㄨˋ ㄓㄨㄥˇ ㄐㄩㄝˊ
繁体納屨踵决
感情纳屦踵决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定语;指生活贫困。
近义词捉襟见肘、纳履踵决
英语be down at the heels
字义分解
展开阅读全文 ∨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早出晚归(意思解释)
- 德重恩弘(意思解释)
- 亦复如是(意思解释)
- 齐头并进(意思解释)
- 阿世取容(意思解释)
- 臭名远扬(意思解释)
- 活蹦乱跳(意思解释)
- 姹紫嫣红(意思解释)
- 折臂三公(意思解释)
- 主明臣直(意思解释)
- 千丝万缕(意思解释)
- 绊脚石(意思解释)
- 漫不经心(意思解释)
- 赴汤蹈火(意思解释)
- 融会贯通(意思解释)
- 共商国是(意思解释)
- 道山学海(意思解释)
- 兵微将寡(意思解释)
- 读书种子(意思解释)
- 依样画葫芦(意思解释)
- 白草黄云(意思解释)
- 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释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释)
- 无影无踪(意思解释)
- 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释)
- 屦及剑及(意思解释)
- 无计可施(意思解释)
- 材优干济(意思解释)
※ 纳屦踵决的意思解释、纳屦踵决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安内攘外 |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内部,排除外患。 |
一钱太守 |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。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。 |
齐头并进 |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。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。 |
压岁钱 |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。 |
旧地重游 |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。 |
销声匿迹 | 不出声;不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。销:消失。 |
大树将军 | 原指东汉冯异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。 |
汗牛充栋 | 栋:栋宇;房屋。指藏书太多;运输时可使牛出汗;存放时可堆至屋顶。形容书籍极多。 |
团团转 | 回环旋转,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。 |
正人君子 | 旧时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。 |
光前裕后 | 光前:光兴前业;裕后:恩泽流传及子孙。指增光前代;造福后人。形容功绩显著。 |
刀耕火种 |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种子。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
比众不同 | 与大家相比,大不一样。 |
立地书橱 | 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文博。 |
清风劲节 | 喻人品纯洁,节操坚贞。 |
乐以忘忧 |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。 |
断章截句 | 不顾上下文义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弯曲原意。断、截:割裂。 |
今古奇观 | 奇观:奇异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。 |
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进进出出 | 走进走出,穿进穿出。 |
一览无余 | 览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圆凿方枘 |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无所畏惧 | 畏惧:害怕。没有什么可害怕的。形容什么也不怕。 |
转弯磨角 | 见“转弯抹角”。 |
家常便饭 | 家中日常饭食。也比喻常见的、平常的事。 |
饿殍满道 | 殍:饿死的人。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。形容饥荒灾祸严重,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。 |
他山之石 | 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、错误的外力。 |
致知格物 | 致知:获得知识;格物:推究事理。获得知识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