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睁口呆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亦作“目瞪口呆”。
出处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十五回:“四方混杀,人人束手,个个归心。定安国舅气的目睁口呆,罔知所措。与众等侍郎束手被擒。”
例子众人看了,惊得目睁口呆,伸了舌头,收不进来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一
基础信息
拼音mù zhēng kǒu dāi
注音ㄇㄨˋ ㄓㄥ ㄎㄡˇ ㄉㄞ
繁体目睁口獃
感情目睁口呆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状语;指吃惊。
近义词目瞪口呆、目定口呆
反义词镇定自若
英语stunned speechless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炒鱿鱼(意思解释)
- 鸥鸟不下(意思解释)
- 箪瓢屡空(意思解释)
- 命中注定(意思解释)
- 当仁不让(意思解释)
- 将功补过(意思解释)
- 胸有成竹(意思解释)
- 年少无知(意思解释)
- 喜新厌旧(意思解释)
- 抛砖引玉(意思解释)
- 前脚后脚(意思解释)
- 绊脚石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悬石程书(意思解释)
- 粗制滥造(意思解释)
- 气吞牛斗(意思解释)
- 女扮男装(意思解释)
- 心旷神怡(意思解释)
- 时不我待(意思解释)
- 安闲自得(意思解释)
- 法不阿贵(意思解释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释)
- 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释)
- 顾景惭形(意思解释)
- 从天而降(意思解释)
- 如出一辙(意思解释)
- 过门不入(意思解释)
- 败德辱行(意思解释)
※ 目睁口呆的意思解释、目睁口呆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使心用腹 | 用心思,使坏心眼。 |
音信杳无 | 没有一点消息。 |
卑谄足恭 | 卑:低下;谄:巴结奉承;足:音“巨”,过分;恭:恭顺。低声下气,阿谀逢迎,过分恭顺,取媚于人。 |
清清楚楚 | 清晰明白有条理。 |
外圆内方 | 形容外表随和;内里刚直。圆:圆通;方:方正。 |
目不忍见 |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。同“目不忍视”。 |
风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。 |
螓首蛾眉 | 螓:蝉的一种。螓首:额广而方;蛾眉:眉细而长。宽宽的额头,弯弯的眉毛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 |
三十三天 |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 | 谚语。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功夫,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立竿见影 |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见功效。 |
男大当婚 |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。 |
热气腾腾 | 热气:温度高的气体;腾腾: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。原意为热气盛大。比喻情绪高涨;气氛热烈。 |
图穷匕见 |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。穷:尽;匕:匕首;短剑。 |
呼风唤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 |
人尽其才 |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。尽:全部用出。 |
空手套白狼 | 徒手抓住白狼。指无本买卖。 |
临危授命 |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。 |
大势所趋 | 大势:总体局势;趋:向、往。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。 |
豁然开朗 | 豁然:开阔敞亮的样子;开朗:地方开阔;光线充足、明亮。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。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;心情十分舒畅。 |
弥留之际 | 弥留:本指久病不愈;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;际:时候。病危将死的时候。 |
现实主义 | 注重事实或现实,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|
破釜沉舟 | 釜:古代的一种锅;舟:船。砸碎锅子;凿沉船只。比喻战斗到底。 |
池鱼之殃 | 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。 |
息迹静处 | 息:止息;迹:行迹,脚印;处:处所。要想不见行迹,只有自己静止不动。引申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 |
读书三到 |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。 |
处安思危 | 处:居于;思:想,考虑。处在平安的环境里,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