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缝衣浅带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,借指儒者。
翻箱倒柜 把箱子柜子都倒过来;形容彻底搜寻查看。也比喻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东西。
走马观花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。比喻匆忙、粗略地观察了解。走:跑。
刻骨铭心 刻:刻划;铭:在金属上刻写。刻在骨头上;铭刻在心灵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
四书五经 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
照葫芦画瓢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。
蝶粉蜂黄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,妆扮美容。
以身试法 身:亲身;指生命;试:尝试;法:法律;刑法。拿性命去尝试法律。
流离颠沛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。形容生活艰难,四处流浪。
空口无凭 凭:凭证。只是嘴说;没有凭证。指不足为据。
藏形匿影 藏、匿:隐藏。隐藏形迹,不露真相。
巧上加巧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。
飞檐走壁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
语短情长 语言简短,情意深长。
折臂三公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
光前启后 犹“光前裕后”。
尘外孤标 尘外:世外;孤标:孤立的标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。
三十三天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
春光明媚 明媚:鲜艳可爱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
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。
龙驭上宾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
心上心下 形容心神不安。
当头棒喝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
鸡口牛后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
无穷无尽 穷、尽:完。没有尽头;没有限度。
麻木不仁 不仁:失去感觉能力。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;对刺激没有感觉。形容思想不敏锐;对事物反应迟钝;漠不关心。
过甚其词 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
浅见薄识 浅见:肤浅的见解。形容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