箕山之节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箕山: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、巢父隐居的地方。节:名节,节操。指归隐以保全节操。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。亦作“箕山之志”、“箕颍余芳”。
出处《吕氏春秋·求人》:“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,曰:‘……请属天下于夫子。’许由辞曰:‘为天下之不治与?而既已治矣。自为与?啁噍巢于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于河,不过满腹。归已君乎!恶用天下?’遂之箕山之下,颖水之阳,耕而食,终身无经天下之色。”
例子尧舜在上,下有巢由,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,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。《汉书·鲍宣传》
基础信息
拼音jī shān zhī jié
注音ㄐ一 ㄕㄢ ㄓ ㄐ一ㄝˊ
繁体箕山之節
感情箕山之节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;用于人的节操。
近义词箕山之操、箕山之志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从容不迫(意思解释)
- 小人得志(意思解释)
- 日甚一日(意思解释)
- 是非口舌(意思解释)
-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(意思解释)
- 劳民伤财(意思解释)
- 和风细雨(意思解释)
- 天昏地暗(意思解释)
- 汗牛充栋(意思解释)
- 姹紫嫣红(意思解释)
- 化鸱为凤(意思解释)
- 不翼而飞(意思解释)
- 惊鸿艳影(意思解释)
- 乳臭未干(意思解释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吊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抱恨黄泉(意思解释)
- 交臂历指(意思解释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释)
- 散带衡门(意思解释)
- 运筹帷幄(意思解释)
- 热气腾腾(意思解释)
- 雅俗共赏(意思解释)
- 忘乎所以(意思解释)
- 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(意思解释)
- 倒载干戈(意思解释)
- 朝升暮合(意思解释)
※ 箕山之节的意思解释、箕山之节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风流人物 | 风流:指英俊的;杰出的。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、有影响的人物。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。 |
豆萁燃豆 | 比喻兄弟相残。 |
致远恐泥 | 致远:到达远方,比喻委以重任;泥:阻滞拘泥,难行。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。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。 |
夸大其词 | 词:言论。语言夸张;超过事实。 |
穷途潦倒 | 潦倒:失意。形容无路可走,十分失意。参看“穷愁潦倒”。 |
四书五经 | 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 |
顾后瞻前 | 同“瞻前顾后”。 |
外圆内方 | 形容外表随和;内里刚直。圆:圆通;方:方正。 |
打肿脸充胖子 |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
昂首挺胸 | 昂:仰;抬起;挺胸:挺起胸膛。仰着头;挺起胸膛。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。 |
功成名就 | 功:功业。就:达到。功绩取得了,名声也有了。 |
十全大补 | 药名。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。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。 |
半吊子 | 肤浅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说话随便,举止不沉稳的人。 |
安步当车 | 安:安详从容;不慌不忙。步:步行;当:代替。不慌不忙地步行;权当是乘车。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。 |
谠言直声 | 谠言:公正的言论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气壮的言论。 |
将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败。兵少将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鸡胸龟背 | 凸胸驼背。 |
悬石程书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异途同归 | 途:道路;归:归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归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径;得到相同的效果;达到相同的目的。 |
众建贤才 | 建:建树;贤才:优秀的人才。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。 |
令人作呕 | 呕:想吐;恶心。形容使人厌恶。 |
事与愿违 | 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 |
唇枪舌剑 | 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风光;山峦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手不释书 | 犹手不释卷。 |
图穷匕见 |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。穷:尽;匕:匕首;短剑。 |
今古奇观 | 奇观:奇异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。 |
别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