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毛麟角的成语故事

拼音fèng máo lín jiǎo
基本解释凤;麟:凤凰、麒麟;是传说中珍禽异兽。凤凰身上的羽毛;麒麟头上的犄角。比喻珍贵、稀少的人或事物。
出处明 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 文》:“康对山之文,天下慕向之,如凤毛麟角。”
凤毛麟角的典故
谢超宗是南朝宋人,原籍阳夏,著名文学家谢灵运的孙子。谢超宗聪明好学,文章写得很漂亮,后来的宋孝武帝刘骏很赏识他。
《南史·谢超宗传》载,谢超宗曾任孝武帝第八子新安王刘子鸾的 “常侍”,王府中重要文告函件,都是谢超宗的手笔,颇有盛誉。新安王的母亲殷淑仪逝世时,表彰死者的一篇诔词,就是高超宗写的。孝武帝读后,非常称赞。说道:“超宗殊有凤毛,灵运复出!”感叹说又出了一个谢灵运啊!今以“凤毛麟角”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和物。
右卫将军刘道隆在坐,出候超曰:“方侍宴至尊,说君有凤毛。”谢徒跣还内,道隆谓检觅凤毛,待至暗而去。
宋武帝曾经说:“谢超宗很有凤毛。”右卫将军刘道隆当时也在座,出来等到谢超宗,对他说:“刚才宴席上,皇上说你有凤毛。”谢超宗光着脚走进屋里,刘道隆以为是取凤毛去了,直等到天黑了才离开。
谢超宗是刘宋著名的文人,父亲叫谢凤,祖父是赫赫有名的谢灵运。孝武帝非常欣赏谢超宗的文才,赞扬他“有凤毛”,拿他和他的祖父谢灵运相比。旁边有个叫刘道隆的将军,听到这话后不知道皇帝称赞谢超宗“有凤毛”,是表扬他的学识才华,还以为谢超宗真的有“凤毛”这种稀罕宝贝。
这一天,刘道隆专程登门拜访, 口口声声要看谢超宗的“凤毛”。他不知道谢超宗的父亲名“凤”,这样一口一声要看“凤毛”,触犯了谢超宗的家讳,导致谢超宗慌慌张张,来不及穿鞋就躲到室内。不学无术的刘道隆不明所以,还傻傻地等在那里,以为谢超宗进去找“凤毛”了,结果等到天黑了也不见谢超宗出来,只好悻悻地走了。
这个故事被传为千古笑谈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凤毛麟角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居功自满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5章:“象郝摇旗这样的人,平时居功自满,遇到艰难的时候又不肯同心协力,常发怨言。” |
逍遥法外 | 南朝 梁 萧统《梁昭明集 林钟六月》:“敬想足下,藏形月府,遁迹冰床,披庄子之七篇,逍遥物外;玩老聃之两卷,恍惚怀中。” |
彬彬有礼 |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83回:“唤出他两个儿子,兄先弟后,彬彬有礼。” |
又红又专 | 邓小平《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》:“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、热爱社会主义,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,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,作出了成绩……就整个说来,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。” |
骨肉离散 | 《诗经 唐风 杕杜序》:“《杕杜》,刺时也。君不能亲其宗族,骨肉离散,独居而无兄弟,将为沃所并尔。” |
漏洞百出 | 姚雪垠《<歧路灯>序》:“我们从《歧路灯》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,而是各种世俗人物,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。” |
鸿鹄将至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使奕秋诲二人奕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奕秋之为听。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,虽与之俱学,弗若之矣。” |
连编累牍 | 清 魏子安《花月痕》第三回:“虽终日兀坐车中,不发一语,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。” |
蹑手蹑脚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周瑞家的会意,忙着蹑手蹑脚的往东边屋里来,只见奶奶拍着大姐儿睡觉呢。” |
祖传秘方 | 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他说涂上既能防冻又能治疗,并说这是他祖传秘方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