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无宁岁的成语故事


国无宁岁

拼音guó wú níng suì

基本解释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日子。

出处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45回:“国无宁岁,民无安时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国无宁岁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国无宁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强中自有强中手 元·无名氏《隋何赚风魔蒯彻》第三折:“你个萧何休夸蒯彻舌,这的是强中自有强中手。”
高耸入云 刘伯承《回忆长征》:“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,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。”
惨不忍睹 清 黄小配《洪秀全演义》:“尸首堆积,惨不忍睹。”
易子而教
势力之交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张耳陈余传赞》:“势力之交,古人羞之。”
零光片羽 黄远庸《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》:“其所对北京内外记者所言,皆不过此三种政策之零光片羽,盖孙先生之乐观主义如此。”
拭目以待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朝廷旧臣,山林隐士,无不拭目以待。”
平淡无奇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9回:“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,说得也平淡无奇。”
抛砖引玉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时有一僧便出,礼拜,师曰:‘比来抛砖引玉,却引得个坠子。’”
万马奔腾 宋 刘一止《水村一首示友人》:“秋光有尽意无尽,万马奔腾山作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