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鲠在喉的成语故事


骨鲠在喉

拼音gǔ gěng zài hóu

基本解释鲠:鱼骨。鱼骨等小骨头卡在喉咙里。比喻心里有话;不说出来就非常难受。

出处清 袁枚《与金匮令书》:“仆明知成事不说,既往不咎,而无如闻不慊心事,如骨鲠在喉,必吐之而后快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骨鲠在喉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骨鲠在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流言蜚语 《明史 马孟桢传》:“入主出奴,爱憎由心,雌黄信口,流言蜚语,腾入禁庭,此士习可虑也。”
冷若冰霜 清 刘鄂《老残游记续集》第二回:“笑起来一双眼又秀又媚,却是不笑起来又冷若冰霜。”
青山绿水 宋 张端义《贵耳集》下卷:“在夷陵,青山绿水,日在目前,无复俗累。”
将计就计 元 李文蔚《张子房圯桥进履》:“将计就计,不好则说是好。”
逸游自恣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少为贵戚,逸游自恣。”
先声夺人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军志有之:先人有夺人之心,后人有待其衰。”
算无遗策 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
处实效功
薄暮冥冥 宋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薄暮冥冥,虎啸猿啼。”
心急如焚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7回:“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,然而也是没法的事,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