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茅胙土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分茅列土。
出处明·刘若愚《酌中志·忧危议后纪》:“数公皆人杰,无不望分茅胙土如姚广孝,岂止富贵终其身而已乎!”
例子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23回:“要甚分茅胙土!要甚荫子封妻!”
基础信息
拼音fēn máo zuò tǔ
注音ㄈㄣ ㄇㄠˊ ㄗㄨㄛˋ ㄊㄨˇ
感情分茅胙土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分封诸侯。
近义词分茅裂土、分茅赐土、分茅锡土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风驰电掣(意思解释)
- 顺口溜(意思解释)
- 居重驭轻(意思解释)
- 势力之交(意思解释)
- 普天同庆(意思解释)
- 夫唱妇随(意思解释)
- 吃不了兜着走(意思解释)
- 赴汤蹈火(意思解释)
- 女扮男装(意思解释)
- 珍楼宝屋(意思解释)
- 身败名裂(意思解释)
- 子继父业(意思解释)
- 绿林强盗(意思解释)
- 万变不离其宗(意思解释)
- 战不旋踵(意思解释)
- 慌不择路(意思解释)
- 纵横四海(意思解释)
- 轰轰烈烈(意思解释)
- 惹是生非(意思解释)
- 妖魔鬼怪(意思解释)
- 鸡毛蒜皮(意思解释)
- 顾影自怜(意思解释)
- 踵趾相接(意思解释)
- 有风有化(意思解释)
- 一偏之论(意思解释)
- 来情去意(意思解释)
- 解甲休兵(意思解释)
- 患难见真情(意思解释)
※ 分茅胙土的意思解释、分茅胙土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木本水源 | 树的根本,水的源头。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。 |
捻神捻鬼 |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。 |
从俗浮沉 |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。 |
引鬼上门 | 比喻招来坏人。 |
白费心机 | 白费心思,形容徒劳无益。 |
人面兽心 |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却像兽类。形容品德极坏。 |
箪瓢屡空 | 箪:盛饭竹器;瓢:舀水器。吃的喝的匮乏。形容生活非常贫困。 |
逸游自恣 | 逸:安闲;自恣:放纵自己。安闲自在地漫游,任意放纵自己。 |
难以置信 | 不容易相信。 |
疙里疙瘩 | 文字不通畅,物体不平滑很粗糙。 |
蹑手蹑脚 | 蹑:放轻脚步。形容动作很轻;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随。 |
进道若退 |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 |
见危致命 | 见“见危授命”。 |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 | 预:预先,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;立:成就;废:败坏。不论做什么事,事先有准备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会失败。 |
妻儿老小 | 指全家人。用在表示家族负担。 |
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。《红楼梦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这里,没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会他们去。” |
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妻儿老少 | 见“妻儿老小”。 |
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
欺人自欺 | 自欺:自我欺骗。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 |
饥不择食 |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。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。 |
子继父业 |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。 |
图穷匕见 |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。穷:尽;匕:匕首;短剑。 |
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哀兵必胜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 |
昏聩无能 | 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聩:耳朵听不清楚。眼花耳聋,没有能力。比喻头脑糊涂,没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黄色。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 |
命途多舛 | 舛:不顺,不幸。命运充满不顺。指一生坎坷,屡受挫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