堕甑不顾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甑:古代一种瓦制炊器;顾:回头看。甑落地已破,不再看它。比喻既成事实,不再追悔。
出处《后汉书·郭泰传》:“客居太原,荷甑堕地,不顾而去。林宗见而问其意,对曰:‘甑已破矣,视之何益。’”
例子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三卷:“汉孟敏尝堕甑不顾,知其无益;宋太祖谓犯法有剑,正欲立威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duò zèng bù gù
注音ㄉㄨㄛˋ ㄗㄥˋ ㄅㄨˋ ㄍㄨˋ
繁体墮甑不顧
感情堕甑不顾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既成事实。
英语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.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以文乱法(意思解释)
- 披肝沥胆(意思解释)
- 说雨谈云(意思解释)
- 刑期无刑(意思解释)
- 进本退末(意思解释)
- 鬼烂神焦(意思解释)
- 遁入空门(意思解释)
- 不得而知(意思解释)
- 过而能改(意思解释)
-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(意思解释)
- 民不畏死(意思解释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释)
- 将寡兵微(意思解释)
- 分路扬镳(意思解释)
- 悬石程书(意思解释)
- 狭路相逢(意思解释)
- 异途同归(意思解释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释)
- 兴高采烈(意思解释)
- 经史百子(意思解释)
- 春去冬来(意思解释)
- 古往今来(意思解释)
- 散言碎语(意思解释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释)
- 运筹帷幄(意思解释)
- 坐以待毙(意思解释)
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释)
- 亡魂失魄(意思解释)
※ 堕甑不顾的意思解释、堕甑不顾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语重情深 | 犹言语重心长。 |
默默无闻 | 默默:没有声息;闻:出名。无声无息;不为人知。 |
加官进爵 | 旧时指官职提升。 |
说东道西 |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。 |
有胆有识 |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。 |
望风扑影 | 比喻做事没有把握,没有目标。也比喻毫无根据地盲目寻求。 |
过了这个村,没这个店 | 比喻机会难得,机不可失。 |
习非成是 |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,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。 |
众喣山动 | 众人吹气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众喣漂山”。 |
想望丰采 | 见“想望风采”。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,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。 |
结党营私 | 营:谋求。互相组成小集团;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。也作“植党营私。” |
杨柳依依 | 杨柳:古诗文中杨柳通用,泛指柳树。依依:轻柔的样子。古人送行,折柳相赠,表示依依惜别。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。 |
笃近举远 | 笃:忠实,厚道;举:举荐,选拔。对关系近的厚道,对关系远的举荐,指同等待人。 |
杀鸡取卵 | 杀了鸡取出鸡蛋。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;而损害长远的利益。 |
名重一时 |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,受到广泛重视。亦作“名震一时”、“名得当时”、“名噪一时”、“名倾一时”。 |
投石问路 |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无反应,借以探测情况。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。 |
百战百胜 | 打一百次仗;胜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战;所向无敌。 |
一文不名 | 一文钱都没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贫困。 |
夫唱妇随 | 唱:原为“倡”;即倡议;提出某种意见。丈夫说什么;妻子也跟着说什么。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
空口无凭 | 凭:凭证。只是嘴说;没有凭证。指不足为据。 |
刀光剑影 | 刀的闪光;剑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;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。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;干坏事。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。 |
俭以养德 |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。 |
气吞牛斗 | 牛:牵牛星。斗:北斗星。牛斗泛指星空。形容气魄很大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树欲静而风不止 | 树要静止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 |
牛骥同槽 | 见“牛骥同皁”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晋书·苻朗载记》:“朗曰:‘吏部为谁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。②犹言人面兽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