遁世无闷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。
出处《易·乾》:“不成乎名,遁世无闷。”孔颖达疏:“谓逃遁避世,虽逢无道,心无所闷。”
例子诸君只要常常怀个遁世无闷、不见是而无闷之心,依此良知,忍耐做去,任他功夫有进有退,久久自然有得力处。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下
基础信息
拼音dùn shì wú mèn
注音ㄉㄨㄣˋ ㄕˋ ㄨˊ ㄇㄣˋ
繁体遯丗無悶
感情遁世无闷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处世。
近义词遁俗无闷、遁逸无闷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加官进爵(意思解释)
- 骨肉分离(意思解释)
- 大公无私(意思解释)
- 强取豪夺(意思解释)
- 莫衷一是(意思解释)
- 一时一刻(意思解释)
- 前瞻后顾(意思解释)
- 刻骨铭心(意思解释)
- 骨肉离散(意思解释)
- 举重若轻(意思解释)
- 八荒之外(意思解释)
- 奇才异能(意思解释)
- 拂袖而去(意思解释)
- 流离颠沛(意思解释)
- 极重不反(意思解释)
- 必由之路(意思解释)
- 学而不厌(意思解释)
- 飞檐走壁(意思解释)
- 漫不经心(意思解释)
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释)
- 令人满意(意思解释)
- 室迩人遥(意思解释)
- 便还就孤(意思解释)
- 不可磨灭(意思解释)
- 恐后争先(意思解释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释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释)
- 通时合变(意思解释)
※ 遁世无闷的意思解释、遁世无闷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草木知威 |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。形容威势极大。 |
颠沛流离 | 颠沛:遭受挫折或困难;流离:离散、流落。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。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一文不名 | 一文钱都没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贫困。 |
毁于一旦 | 一旦:一天。指得来不易的东西;一下子就毁掉了。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。 |
诈奸不及 | 犹言十分奸诈。 |
安眉带眼 | 长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。 |
三三两两 |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数不多。 |
融会贯通 | 融会:融合领会;贯通:透彻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;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。 |
茕茕孑立 | 孤独无依的样子。 |
将伯之呼 | 指求人帮助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练了;就能找到窍门。 |
将夺固与 | 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脱离;不介入;物:客观世界。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驾轻就熟 | 驾:赶马车;轻:指轻便的车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。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。 |
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拨乱济危 | 平定乱世,救济危难。亦作“拨乱济时”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图。像火一样红;像茅草花一样白。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。也作“动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。 |
避俗趋新 | 避:舍弃;趋:奔赴,趋向。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黄色。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 |
大势所趋 | 大势:总体局势;趋:向、往。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。 |
服气吞露 | 服气:导引之术,即气功。指修炼道术。 |
有风有化 | 谓有教育意义。 |
遥遥无期 | 遥遥:很远。指日期遥远得很。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。 |
钜学鸿生 | 学识渊博的人。 |
古为今用 | 指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;使它为人民服务;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。 |
专心致志 | 心里很专一;注意力集中。致:极尽;志:心意;志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