罢黜百家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罢黜:废弃不用。原指排除诸子杂说,专门推行儒家学说。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,不要其他形式。
出处东汉 班固《汉书 武帝纪赞》:“孝武初立,卓然罢黜百家,表章《六经》。”
例子……只认朗诵词和诗。笔者却不能够赞成这“罢黜百家”的作风(朱自清《论朗诵诗》)
基础信息
拼音bā chù bǎi jiā
注音ㄅㄚ ㄔㄨˋ ㄅㄞˇ ㄐ一ㄚ
繁体罷黜百家
感情罢黜百家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只要一种方式。
反义词百家争鸣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从容不迫(意思解释)
- 易放难收(意思解释)
- 壮气吞牛(意思解释)
- 水至清则无鱼(意思解释)
- 不二法门(意思解释)
- 以小见大(意思解释)
- 零光片羽(意思解释)
- 纵横开合(意思解释)
- 举重若轻(意思解释)
- 安安静静(意思解释)
- 高步阔视(意思解释)
- 胆寒发竖(意思解释)
- 九霄云外(意思解释)
- 目不忍见(意思解释)
- 心急如焚(意思解释)
- 过而能改(意思解释)
-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(意思解释)
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释)
- 分路扬镳(意思解释)
- 粗服乱头(意思解释)
- 手不释书(意思解释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释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释)
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- 无穷无尽(意思解释)
- 拨乱济危(意思解释)
- 沉鱼落雁(意思解释)
- 力屈道穷(意思解释)
※ 罢黜百家的意思解释、罢黜百家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 | 到处寻找都没找到,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。 |
见风是雨 | 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,就轻率地信以为真 |
齐头并进 |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。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。 |
青山绿水 | 泛称美好山河。 |
金光闪闪 | 闪闪:光亮闪烁。金光闪烁耀眼 |
论黄数白 |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。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。极言财富之多。 |
难以置信 | 不容易相信。 |
四书五经 | 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 |
德容言功 | 见“德言容功”。 |
奇才异能 | 奇:少见的;异:特别的。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。 |
争先恐后 | 争着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肝胆欲碎 | 欲:将要。肝和胆将要破碎了。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。 |
投石问路 |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无反应,借以探测情况。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。 |
饿虎吞羊 |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 |
不得而知 | 得:能够。无从知道。 |
供不应求 |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。供:供应。 |
离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。 |
钻木取火 |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美人迟暮 |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。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。 |
地大物博 | 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 |
断织劝学 |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 |
忙不择价 |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。 |
汲汲顾影 | 惶惶然自顾其影,孤苦失望的样子。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,洋洋得意的样子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旧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骄傲自满 | 自高自大;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。 |
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觉能力。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;对刺激没有感觉。形容思想不敏锐;对事物反应迟钝;漠不关心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。也作“动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。 |
改恶向善 | 指不再做恶,重新做好人。 |